导读 谈到爱迪生,大多数人脑海里立刻会想到这些词:“电灯”、“伟大科学家”、“2000多件发明”。不过,比起单一枯燥的学术光环,发生在爱迪生身上的其他故事,远比这精彩。
他虽以发明大王的身份留名青史,但也有人坚持称他为杰出商人;他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收购专利、拓展疆土,创立了称霸世界百余年的“通用电气公司”;他曾与同时代的天才交恶,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专利战争……
因此,与其说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家,不如说爱迪生是名副其实的“专利运营大师”。
![商人、企业家和专利运营师,这才是打开爱迪生的正确方式! 商人、企业家和专利运营师,这才是打开爱迪生的正确方式!]()
一、玩转专利:爱迪生的发明大王伟业
托马斯·爱迪生的一生中,拥有2000多项发明、1500多项专利,在公众心中,他是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超人。
但是,爱迪生绝不是木讷的发明家“宅男”,他追逐利益、充满野心,并且善于运营专利、挖掘技术价值,以此不断开拓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版图。
1.收购专利
事实上,爱迪生并不是第一个发明电灯泡的人,在他之前就有不少发明者提出设计方案,但是这些灯泡都具有寿命短暂、生产费用高的缺点,距离商业运用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1875年,爱迪生购下加拿大两名电气技师的一项电灯专利(即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并开展了两项重要工作:一方面是尝试改良灯丝、延长灯泡寿命,使其可以大批量商用化;另一方面就是设立公司、寻求资本合作,为灯泡的大规模市场推广做好准备。
2.专利项目融资
为了筹措资金,1878年,爱迪生在纽约成立了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Edison Electric Light Company),并利用自己善于分析市场的慧眼与巧嘴,描绘出一幅精彩恢弘的商业蓝图,引得大批“金主”掏腰包投资,其中就包括了金融巨头J.P.摩根。
3.专利改进
有了资金的支持,爱迪生组建了一个20多人的实验团队,开始实施专利改进工作。他们试验了 1600 多种材料、设计了几十种灯泡原型、写满了 200 多个笔记本,终于在1879年研制出了燃烧时间较长的碳丝灯泡。
洞悉公众心理、擅长市场营销的爱迪生,决定充分发挥媒体的信息传播作用,安排公开演示,并接受各种报纸的采访。爱迪生的这个举措非常成功,就连《纽约先驱报》都报道说:“电力照明被证明是成功的”,间接为灯泡做了宣传。
![商人、企业家和专利运营师,这才是打开爱迪生的正确方式! 商人、企业家和专利运营师,这才是打开爱迪生的正确方式!]()
随后,爱迪生用碳化竹丝代替棉线,研制出了使用寿命更长的竹丝灯泡。1880年,这些灯泡在新泽西开始批量生产,爱迪生还同时设立发电站和输电网等相应基础设施,使得电灯在美国迅速普及开来,并将“电灯发明者”的光环顺理成章地戴到了自己头上。
4.专利维权
自此以后,爱迪生创立的电力公司极为迅速地发展起来,拥有当时美国白炽灯制造行业将近四分之三的市场份额。到1883年末,公司就获得了215份专利特许证。
面对庞大的灯泡市场所带来的利益诱惑,很多人开始铤而走险侵犯爱迪生的专利权。从1885年到1901年,爱迪生公司花费了将近200万美元,同200多名侵权商家打官司。
5.专利国际贸易
1882年,爱迪生把商业版图扩张到了美国之外,在加拿大、欧洲等地建立公司,生产制作白炽灯及其他照明设备。但在这时,一向是主动维权、保护专利的爱迪生,居然在海外遭到了控诉——获得了英国专利的斯旺控告获得了美国专利的爱迪生侵犯其专利。
原来,英国发明家斯旺比爱迪生早一年发明了碳丝电灯,并在1880年获得专利,因此打赢了这场官司。不过爱迪生也没有“输”,他运用高超的商业手腕与斯旺达成了和解,两人共同成立了名为斯旺-爱迪生的公司,开始在英国的电灯制造业大展手脚。
专利收购、专利项目融资、专利改进、专利维权、专利国际贸易……这些内容虽然对于现在的知识产权从业者来说非常熟悉,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早在一个多世纪前的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就已经是一名熟练运用专利运营策略的顶级专家了!
不得不说,在资本趋利的时代背景下,爱迪生以专利技术为导向的商业布局举措,其实是创新发明资源整合转化、继而迅速创造商业价值的最佳途径。
二、反目成仇:两大天才间的电流大战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是爱迪生留给后世最著名的心灵鸡汤。但是与爱迪生每天做实验、辛勤工作到深夜的公众形象不同,真实的“发明大王”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是一个由他领衔的发明、营销及公关团队。
也就是说,不论是创造性的灵感还是脚踏实地的努力,爱迪生拥有的2000多项发明,很多都是“借脑”或“借力”其团队成员而诞生的,科学狂人特斯拉也曾是爱迪生珍贵的“智慧锦囊”之一。
被称为“交流电之父”的特斯拉,其实一开始是爱迪生的仰慕者,但在为其工作一年后,特斯拉就毅然离开了爱迪生的公司。其原因是,爱迪生在1885年让特斯拉改进直流发电机,并允诺了五万美元的奖金,这是当时特斯拉年度工资的五十多倍。后来特斯拉真的做到了,但爱迪生却说,“哦,我那是开玩笑,你知道,这是美国式的幽默。”
特斯拉离开爱迪生团队后,创造了自己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发明——交流电,而这也正式拉开了两大天才之间的电流战争。
![商人、企业家和专利运营师,这才是打开爱迪生的正确方式! 商人、企业家和专利运营师,这才是打开爱迪生的正确方式!]()
交流输电的优势显而易见的,它可以在几乎不损失电量的前提下传输几百公里,而直流输电在这种距离下损失的电量会高过实际使用的电量。那么,如此聪颖的爱迪生为什么要诋毁交流电,并坚持让自己的公司采用直流输电呢?
因为就像前文所阐述的,爱迪生不是一个纯粹的发明家,他作为商人有其特殊的利益考量。
首先,特斯拉的交流电技术受到专利保护,而他收取的专利授权费用十分高昂,引进其技术的西屋公司差点因此破产;再有,爱迪生的通用电气和西屋电气之间是残酷的商业竞争,而不是理性的学术争辩,一切行动都是以利益为导向;最后,在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能忘记资本的力量,在爱迪生的背后是JP∙摩根等人,他们才是这场电流大战的真正掌舵者。
![商人、企业家和专利运营师,这才是打开爱迪生的正确方式! 商人、企业家和专利运营师,这才是打开爱迪生的正确方式!]()
在两方资本力量的角逐下,美国在相当的时间里采用了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并存的方式,而这场龙争虎斗的结果是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和西屋电器公司两败俱伤,都面临破产的困境。
最后,站在爱迪生身后最重要的资本家JP∙摩根出手了,他趁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深陷财务困境之时,大量注资该公司,并且通过并购其它公司组成了新的通用电气公司,成为了最大的股东。而西屋电气经过与特斯拉协商,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钱买断了相关专利,拯救公司于危亡之中,并使交流电在全世界得以普及和推广。
成也专利,败也专利。爱迪生凭借自己在发明创造与专利运营方面的天分,曾构建起一个恢宏的商业帝国,但是在新一轮电力技术变革的当口,他错失了特斯拉这个发明天才,也因为没有及时缴纳专利费而与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失之交臂,从而错过了产业发展的最佳时期,曾经以爱迪生冠名的通用电气公司也不得不拱手他人。
曾在爱迪生手下任职、同样身兼发明家与商人二重身份的亨利·福特,此时也深陷激烈的专利竞争中,这又是怎样的故事呢?且听下回分解。
中细软集团是中国领先的创新科技服务云平台,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经国务院主管部门审批的具有国内外专利、商标、版权代理资质的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服务机构,其定位是为全球创新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与信息服务。
六大业务板块
1)知识产权确权服务:商标注册、版权登记、专利申请、商标顾问服务
2)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商标交易、版权交易、专利交易、技术交易
3)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知识产权诉讼、知识产权法律咨询
4) 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转化、企业知识产权评级与托管、企业知识产权资产规划、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咨询、知识产权竞争分析、知识产权情报分析
5)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知识产权定价评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保险、知识产权投资孵化、知识产权证券化
6)政府项目辅导: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双软企业评估、研究开发资助、知识产权项目申报、政府政策咨询、企业知识产权贯标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以配图表达,无他意。若有不妥之处,请留言告知,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