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专利法在新中国诞生后,长期以来都处于迎合国际竞争形势、协调社会利益诉求的漫长革新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或主动或被动的制度模仿,不断促进了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随着政治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专利制度变迁的内生性特征日趋明显和重要。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成功加入WTO,知识产权立法也摆脱了被动移植的局面,正式进入到“主动性安排”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正在揭开新的伟大历史篇章。
随着数十年间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如今,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果,全社会已经被带入了一个“创新保护”的新时代,日益形成以专利为纽带的创新发展格局。
这些变化与2008年6月5日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下称《纲要》)的颁布和实施不无关系。
就在那一年,我国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围绕《纲要》提出的目标,全方位展开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这个意义深远的历史抉择,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开启了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迈入21世纪,中国知识产权事业揭开历史新篇章…… 迈入21世纪,中国知识产权事业揭开历史新篇章……]()
实际上,这个重大战略决策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全方位考量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做出的。21世纪,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性资源。但在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并且知识产权制度激励科技创新、促进经济文化繁荣的根本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因此,在对国际挑战和国内经济发展需求的全方位考虑下,我国开始启动《纲要》的制定工作。
200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向国务院提出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建议。2005年,该建议得到国务院批准,决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组织战略制定工作。
在国务院的领导下,30多个部门密切合作,历时3年完成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工作。
2008年4月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纲要》。2008年6月5日,《纲要》正式颁布实施。
同时,党中央的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专利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工作也在紧急推进中。
第三次修改的专利法于2008年12月27日通过,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提升了授予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标准;此次修订不再是迫于外部的政治、经济压力而被迫做出的行为,而是专利法水准的不断提升已经演变为国家内生的需求。
自2008年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来,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同时,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GDP总量在2007年超过了德国,在2010年又超越了日本,中国经济的崛起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迈入21世纪,中国知识产权事业揭开历史新篇章…… 迈入21世纪,中国知识产权事业揭开历史新篇章……]()
而在人们所熟知的跨国企业的崛起故事中,唱主角的不再是发达国家的老牌跨国企业,而是踌躇满志的发展中国家新兴企业。在2013年全球500强企业排名中,中国上榜企业就已经达到了69家,仅次于美国企业的数量。
这一切都表明,中国已经克服了艰苦境况,扫除了掣肘因素,领导世界新时代的时刻正在到来。
那么,鉴于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和经济发挥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采取何种知识产权战略来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提速,继而争取世界引领的地位呢?
各国专家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澳大利亚的达沃豪斯教授认为全球的专利体系是发达国家企业的“私税征敛体系”,是主宰其税收命脉的工具。这种批判恰好说明了知识产权制度是增强发达国家企业竞争力的工具,只要善加掌握,勤于练习,亦可转化为自己的竞争优势。
冯象教授在《知识产权的终结》一文中认为,传统的知识产权正在终结,是时候建立“群众”的、中国的、而不是西方的知识产权制度了。
但是,真的有只属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吗?
实际上,在全球贸易一体化的大形势下,已经没有第二套知识产权制度可以选择。 道理很简单,TRIPs协议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把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制与国际贸易体制挂钩,如果退出知识产权多边游戏,势必会被国际市场所抛弃。
正如吴汉东教授所言:对于中国来说,自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TRIPs框架下过多强调知识产权的弱保护已无多少意义,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国际协调机制对抗发达国家超越协定标准化、超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知识产权强保护要求,争得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我国不断进步的经济形势,2015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确立了主要目标:
到2020年,在知识产权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知识产权授权确权和执法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责权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知识产权新优势,基本实现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一批知识产权强省、强市,知识产权大国地位得到全方位巩固,为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而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正在启动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工作,以进一步提高专利的保护水平,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这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这次法律的修订将进一步解决专利侵权纠纷中“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效果差”等问题,解决专利技术转化效率不高、实施和运用程度较低等问题。
专利制度的不断革新,是一个适应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的漫长过程。虽然不能确定以后我们还会面临多少次专利法的修订和完善,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国内政治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形势变化的影响下,我国专利制度将不断更新,未来会在真正实现“自生”的基础上发挥出更大、更实际的作用。
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是一部从“逼我所用”到“为我所用”的制度变迁史,也是一部从被动移植到主动安排的政策发展史。在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了知识产权事业蓬勃发展的全新时期。
然而,有一点未变的是:国际贸易始终是大国霸权博弈的焦点,而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之间的紧密联系也依然存在,知识产权争端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争端中的核心,当前中美之间愈演愈烈的贸易大战就能很好地印证这一点……
-END-
中细软集团是中国领先的创新科技服务云平台,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经国务院主管部门审批的具有国内外专利、商标、版权代理资质的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服务机构,其定位是为全球创新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与信息服务。
六大业务板块
1)知识产权确权服务:商标注册、版权登记、专利申请、商标顾问服务
2)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商标交易、版权交易、专利交易、技术交易
3)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知识产权诉讼、知识产权法律咨询
4) 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转化、企业知识产权评级与托管、企业知识产权资产规划、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咨询、知识产权竞争分析、知识产权情报分析
5)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知识产权定价评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保险、知识产权投资孵化、知识产权证券化
6)政府项目辅导: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双软企业评估、研究开发资助、知识产权项目申报、政府政策咨询、企业知识产权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