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3.15,今年又有哪些企业中招了?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个从1991年第一届3.15晚会拉开了中央电视台”3·15晚会”的序幕。
今年的3.15晚会在昨日刚刚结束,又有一批上榜白名单。
一年一度,万众期待的3.15晚会刚刚过去,又公布了一批上榜白名单。
一、大众途锐发动机进水严重质量问题。
一些“大众途锐”车主向4S店反映,发动机突然失灵。4S店检查发现车辆熄火,与发动机进水有关。车主测试后认为,进气口位置的设计是导致发动机进水的重要原因。在质检总局调查和多次约谈敦促下,进口大众发布召回声明,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拆下进气管道的不必要的排水阀,在发动机进气口处安装额外的导流板。车主们表示担心,这同时会降低途锐车的涉水深度,“我们不敢越野了,我们也不敢涉水了。”
二、“核桃花生”饮料里没核桃
各种添加剂+两吨纯净水+核桃香精=市场上热销的这款“核桃花生”。有的在外包装上也煞费苦心。产品都和某品牌核桃乳非常相似,“六个纯核桃”、“六仐核桃”、“六禾核桃”,只是一字一笔一划的差别。外观设计让人难以分辨。这些跟风模仿的产品,主要销往一些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
三、珠宝店里的骗局抽奖
买珠宝,还能抽奖获得上千元的礼品?在各地的商业步行街、旅游景点、乃至商场超市,这一幕频频上演。然而背后隐藏了一个个抽奖骗局!其实,店里处心积虑地“安排”几十个顾客抽到一等奖。为骗取顾客的信任,销售人员的临场表演十分到位。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抽奖柜台标价几千到上万元的玉石饰品,在珠宝城的批发价竟只有几十元到一百多元。
四、“黑心”水管用“再生料”
市场上有一种水管,比“国家标准版”的产品价格便宜三分之一,是因为生产程中加入了便宜的再生料。有业内人士表示,好多再生料是用洋垃圾做的。这样的管材长埋地下,很容易出现渗漏、破裂、爆管等现象,将直接影响公共安全。其实,一些从业者心里非常清楚,加入了再生料的水管无法达到要求,但依然通过隐蔽的作假手段,让问题产品流向市场。
五、道路施工“偷工减料”存在“交通隐患”
江西省宜春市的320国道、成都市新都大道、山西省大同市的魏都大道、山西省太原市南中环路…一些城市主干道、国道甚至高速公路,都存在反光效果不明显的标线。交通部《路面标线涂料》的标准规定,热熔型反光标线涂料当中必须混入18%-25%的玻璃珠。有的施工方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反光标线内混玻璃珠的含量不超过10%。并有反应,这在业内早已不是个别现象。
看到曝光的山寨,细软M想说,自己也是受害者之一,曾经也是中招过。尤其是那些傍名牌的行为真的是千奇百怪,各种招式,只有你想不到的。
城市和农村的套路可是一样深,谁也抵挡不住。
请看下面:
这些还只是假冒伪劣市场的一部分。的确,现如今,那些傍名牌,制造各种假冒伪劣产品的确实也是很多的。这样,对于消费者以及兢兢业业做大做强的企业来讲,都是一种伤害和损失。
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一旦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拨打12315投诉热线。
对于企业而言,发现别人侵犯自己的品牌,如何维护自身企业品牌形象?
对于企业而言,这些假冒伪劣产品,依傍品牌,假冒商标,这样的产品也是不能保证质量的。那么于品牌企业,不仅掠夺了客户群体,而且损害了品牌形象,不加制止,劣币驱除良币,最终会侵蚀正规企业发展市场。
所以,企业应当运用法律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与侵权方自行协商解决;
2、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3、向人民法院起诉;
最后,细软M还是想说,国家对于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只会越来越大。那么,企业想要发展壮大,一定要有自身的商标战略,维护好自身的商标品牌形象,同时依靠良好的质量,赢得消费者,获得市场,这才是正道!
![又见3.15,今年又有哪些企业中招了? 又见3.15,今年又有哪些企业中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