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即正义的时代,成就了医美这一暴利产业。4月9日,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氧)提交招股说明书,拟在纳斯达克上市。在医美领域,新氧名声不小,这部分归功于成功的经营和飙升的利润,更因其平台内容曾“引发众怒”,几乎得罪了大半个娱乐圈。
![得罪半个娱乐圈!年赚6亿的新氧科技上市或遇阻 得罪半个娱乐圈!年赚6亿的新氧科技上市或遇阻]()
运营模式清晰,业务风生水起
企业要想上市,没两把刷子不行。新氧要获得美国“绿卡”,盈利能力自然不差。
这家公司成立于2013年,致力于用科技的方式帮用户健康变美。依托旗下专业美容整形电商平台“新氧APP”,其业务范围已遍布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5国的351座城市。目前,在新氧的APP平台上,已有近4000家认证医美机构进驻,如果包括齿科,总数接近6000家。
没有可靠的盈利模式,撑不起庞大的企业架构。那么,新氧是如何赚钱的呢?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新氧的营业收入6.17亿元,其中2.02亿元来自预订服务,信息服务营收达到4.15亿元。
可以看出,新氧营收由预订服务和信息服务两部分构成。所谓预订服务就是就通过对平台大量原创内容和社区用户生成的内容进行网络分发,以内容为桥梁,让寻求医美治疗的用户发现和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以及服务。而信息服务则是通过向医疗美容提供商收取的费用。两头收费,两头赚钱,似乎是不错的买卖。
![得罪半个娱乐圈!年赚6亿的新氧科技上市或遇阻 得罪半个娱乐圈!年赚6亿的新氧科技上市或遇阻]()
来源:新氧科技招股说明书
事实上,这家企业的毛利确实不低。2016年至2018年,新氧的毛利分别为2389.8万元、2.14亿元、5.25亿元。按照营业收入计算,新氧2016年至2018年的毛利率分别为48.68%、82.62%、85.08%。
新氧科技毛利增长如此之快,与其业务定位直击医美行业痛点不无关系。医美是一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行业,虽然用户需求井喷式增长,但医疗机构良莠不齐,如果用户选择不慎,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医疗结构虽然利润不低,但获客成本压低毛利,资深医美业从业者透露,线下医美诊所平均获客成本为6000元/人。消费者和医疗机构都有信息渠道需求,新氧恰逢其时,业务快速增长并不奇怪。
行业前景可期,资本大鳄入局
医美是一个年轻、快速增长的产业,市场潜力可观。据Frost&Sullivan称,2018年医疗美容服务行业的总收入达到人民币1217亿元,与2014年相比复合年增长率为23.6%。而《新氧2018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过去3年中国医美市场平均年增速达到31.83%,预计未来5年中国医美市场平均年增速预计将达到25.67%。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战场,在医美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一批实力较强的医药企业纷纷拓展了医美业务,比如上市公司复星医药、华东医药、双鹭药业、冠昊生物、新华锦等。此外,市场上也不乏与新氧定位相近的公司,包括更美、悦美、美呗等。
![得罪半个娱乐圈!年赚6亿的新氧科技上市或遇阻 得罪半个娱乐圈!年赚6亿的新氧科技上市或遇阻]()
来源:天眼查
高毛利、业务增长迅速,加上行业前景广阔,医美已是众多大型资本争夺之地。2014年1月,新氧获得经纬中国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5年2月5日,新氧获得了挚信资本领投、经纬中国跟投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2016年3月,新氧获得了腾讯产业共赢基金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2017年12月23日,新氧宣布获得ApaxPartners、鼎晖资本、经纬中国、挚信资本4亿元人民币投资。截至2018年,新氧获得累计1.6亿美元融资,成为国内唯一进入E轮的医美平台。
股份结构上,除了创始人和管理层持股,新氧主要由机构投资者持股。目前,ATCGHoldingsLimited持有28.8%的股份;经纬中国持有21.7%的股份;挚信资本持有17.5%的股份;YouthfulAcquisitionLP持有10.8%的股份;兰馨亚洲持有9.3%的股份。
肖像侵权纠纷不断,上市之路添变数
业绩表现不坏,产业前景不赖,新氧上市前景似乎一片和谐,股东们已是摩拳擦掌,等待资金落袋。但新氧的上市路并非完全顺风顺水,肖像侵权等法律纠纷是其跨国上市的一个绊脚石。
新氧在招股书说明书中作出风险提示,称平台或服务提供的内容,侵权、盗用或其他违反第三方知识产权或其他指控的潜在责任。近年来,新氧已接到不止一件来自明星的诉讼,包括黄渤‘黄奕和李小璐等在内的多维娱乐圈大咖都曾与其正面开撕。
![得罪半个娱乐圈!年赚6亿的新氧科技上市或遇阻 得罪半个娱乐圈!年赚6亿的新氧科技上市或遇阻]()
来源:天眼查
为了制作提升平台流量的内容,大半个娱乐圈都成了新氧APP的写作素材,包括baby、柳岩等女星均未能幸免。2016年,新氧在其平台方发布了’ 《整容界标杆李小璐变脸史,辣妈减龄利器全靠整》等多篇文章,被李小璐以文章侵权并使用其肖像图片多达六十余张为由向法院上诉,索赔三十几万,最终李小璐胜诉。
到2017年,黄渤与黄奕都曾将新氧诉至法庭。7月,《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与黄渤肖像权纠纷二审民事裁定书》显示,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后,新氧因与被上诉人黄渤肖像权纠纷一案不服判决提起上诉,随后又撤诉。同年,黄奕称发现新氧擅用其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误导网友,对其提起肖像侵权诉讼。
肖像侵权并不是新氧唯一的法律纠纷,作为一个连接用户和医美治疗机构的平台,新氧科技还面临一系列医疗事故纠纷。去年9月,一名上海女士通过新氧APP的推荐选择了青岛整形医院“金岛医疗美容门诊部”进行“自体脂肪面部填充手术”,所费不低,但手术失败。据悉该机构并不具有相关资质,新氧平台也有违规之嫌。
行业形势一片大好,但侵权纠仍有可能成为新氧未来发展的定时炸弹。新氧科技公司的理念是“理性看待整形”,无论上市结果如何,我们对投资者的忠告永远都是 “理性入市”。